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

李清照是什麽朝代的(李清照是什麽朝代的)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李清照是什麽朝代的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李清照是什麽朝代的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清照是什麽朝代的

李清照朝代:宋代。

李清照是什麽朝代的(李清照是什麽朝代的)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號易安居士,宋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西北)人,居濟南。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的家庭。父親李格非是濟南章丘人,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於詞章。

現存於曲阜孔林思堂之東齋的北牆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麵寫有:“提點刑獄、曆下李格非,崇寧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過、迥、逅、遠、邁,恭拜林塚下。”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一說宰相王珪長女),很有文學修養。

主要作品:

李清照的文集在當時就曾刻印行世。《直齋書錄解題》載《漱玉集》1卷,“別本”分5卷。黃升《花庵詞選》稱有《漱玉詞》3卷。《宋史ⷨ—文誌》載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詞》6卷。都久已不傳。現存的詩文及詞集是後人所輯。

四印齋本有《漱玉詞》1卷,李文編的《漱玉集》5卷,輯錄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詞多有贗品。近人趙萬裏《校輯宋金元人詞》中的《漱玉詞》收有60首。今人孔凡禮《全宋詞補遺》中有新發現的李清照詞。王仲聞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排印本。

李清照是哪個朝代的

李清照是宋代(南北宋之交)的女詞人

李清照生平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

1084年,李清照誕生於北宋齊州章丘(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明水鎮。

李清照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

18歲,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趙明誠

李清照結婚。趙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優裕,詞作多寫閨閣之怨或是對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漁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樽沉綠蟻,莫辭醉,此話不予群花比”.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與丈夫南渡江寧《金石錄後序》:“既長物不能盡載,乃先去書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畫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無款識者。後又去書之監本者,畫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屢減去,尚載書十五車,至東海,連艫渡淮,又渡江,至建康。”行至鎮江時,張遇陷鎮江府,鎮江守臣錢伯言棄城逃去。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寧府。

南渡後,詞人的生活困頓。1129年丈夫於農曆八月十八日卒於建康,李清照為文祭之:“白日正中,歎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謝汲:《四六談麈》卷一紹興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紹興,在土民鍾氏之家,一夕書畫被盜。當年與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飽受打擊,其寫作轉為對現實的憂患,因此後期經曆了國破家亡、暮年飄零後,感情基調轉為淒愴沉鬱,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紹興二年(1132年),至杭州,再嫁張汝舟,婚姻並不幸福,數月後便離異。

李清照晚景頗為淒涼,朱彧《萍洲可談》說她:“不終晚節,流落以死,天獨厚其才而嗇其遇,惜哉。”晁公武《郡齋讀書誌》亦載:“然無檢操,晚節流落江湖間以卒。”《碧雞漫誌》中說:“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卒於1155年(此前另有1151年、1156年等不同說法)。陸遊《夫人孫氏墓誌銘》“夫人幼有淑質。故趙建康明誠之配李氏,以文辭名家,欲以其學傳夫人。時夫人始十餘歲,謝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孫氏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卒,卒年五十三,她十歲時即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由此可知,李清照當卒於1151年之後。《宋史ⷨ—文誌》中說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八卷,但已經遺失。現有《漱玉詞》輯本,現存約五十首左右。

李清照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李清照(1084-1155年),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詞人。父李格非,為元祐後四學士之一,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李清照創詞“別是一家”之說,創“易安體”,為宋詞大家。李清照的詞能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後期的詞則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感傷情調,從而表達了她對故國、舊事的深情眷戀。

李清照是哪一個朝代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歎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