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馬上就要進入下旬了,雖然不少人根據春季非瘟和產房疾病比較嚴重,推斷7、8月份會出現生豬供應斷檔期,豬價有望一改6月的低迷進入上漲通道,雖然現在的豬價比6月略有改觀,但在“跌多了漲點,漲完又跌“的狀態下,走上下坡路是不爭的事實。
8月19日價格下跌為主,局部地區穩定,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下跌0.2-0.4元,華北北京和天津下跌0.1元,河北跌幅最大,下跌0.4元,山西下跌0.2元;華東區山東、安徽、福建下降0.2元,江蘇下降0.5元,浙江保持穩定;中部河南和江西下跌0.1元,湖南、湖北保持穩定;華南地區廣東、海南穩定,廣西下跌0.1元;西南地區四川和貴州下跌0.05元,重慶下跌0.2元;西北地區甘肅下跌0.4元,新疆下跌0.2元,陝西下跌0.15元。

當下外三元豬價15.05元/公斤,相比前一日下降0.18元/公斤,同比降幅59.29%,環比下降3.59%;內三元豬價14.71元/公斤,下降0.2元/公斤,同比下降59.67%,環比下降3.79%;土雜豬14.26元/公斤,同比下降60.36%,環比下降3.32%。從目前豬價的這個情況來看,基本宣告8月豬價上漲已經”泡湯“了,這不禁讓人又把希望寄托在9月份,9月豬價能有戲嗎?關鍵還是要看豬市的三個攔路虎能不能被掃除。

第一個攔路虎就是“雙疫情“,新冠疫情的再次反複,給餐飲業和旅遊業造成較大的衝擊,餐飲需求大幅減少,再加上現在溫度尚高,學生又沒開學,豬肉消費持續處於低迷狀態,而非瘟的不穩定又增加了市場生豬供應,不過這一攔路虎有望在9月改觀,學生開學,新冠穩定有助於消費的恢複,天氣轉涼、降雨減少則有助於非瘟的穩定。

第二個攔路虎是物流運輸成本增加,物流運輸成本增加縮小了屠企的利潤空間,屠企隻能壓價保持完整的利潤空間,進入9月同樣會有所改觀,降水減少、疫情穩定都有助於各地物流的恢複,以及成本的下降。
第三個攔路虎是養豬戶加快淘汰母豬,這是豬價持續低迷,養殖利潤持續虧損的必然結果,而且即使豬價短時間窄幅上調這一問題依然難以改變,所以淘汰母豬問題並不能被掃除。

從當前的狀態來看,當下影響豬市的攔路虎到了9月份能被清除的是其中的兩個,一個是疫情因素,另外一個就是物流運輸成本因素。預計9月豬價上漲還是有希望的,隻是限製條件依然很多,首先上漲本身就困難,其次即使上漲了,上漲幅度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