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我國軍民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為期14年的艱苦鬥爭,雖然最後成功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我國的領土,但是我國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其中,中國的傷亡人數遠遠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他戰場的傷亡人數總和。
可以說,正是因為我國的抗日戰爭,為英國和蘇聯牽製了大量的日本軍隊,極大程度上緩解了歐洲戰場的壓力,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礎。

在這場戰爭當中,我國曾逮捕了日本著名軍官岡村寧次的侄子,並且以此為人質,換取了40餘名中國官兵以及大批的武器彈藥。事後,岡村寧次的侄子也開始對八路軍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自此不願與中國人交戰。
說起岡村寧次,想必大家對他一定恨之入骨,作為日本侵華戰爭的罪魁禍首,岡村寧次曾擔任侵華日軍的總司令。燒光、搶光、殺光的三光政策就是他發明的,也正因為他所下達的三光政策,才出現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

這次大屠殺也成為了中華民族心中永遠的痛,所以岡村寧次一直是中華人民所唾棄的對象,在人們的眼中,他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惡魔。岡村寧次有一個叫做山田井馬的侄子,曾經擔任日軍的飛行員,也執行了一些罪惡的任務。
有一次山田井馬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飛機突然出現了故障,於是被迫停在了一條河邊,並且遇到了當地的中國農民。中國老百姓一向對日軍恨之入骨,看到日本侵略者送上門來,自然不會輕易地放過他。於是便將他抓住,送到了八路軍的司令部。

到了那裏經過詢問之後,八路軍才得知,麵前這個日本人並不是一般的日本士兵,而是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侄子,而山田井馬在被俘之後十分的害怕,他擔心自己會像日本人對待中國俘虜那樣被折磨致死,因此他做好了效忠天皇的準備。
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中國軍人非但沒有折磨他,而是對他十分的友好,把他送到了戰俘營,和其他的日軍俘虜接受統一的思想改造,並對他宣傳八路軍的良好政策以及講述侵華日軍在中國所進行的醜惡途徑。

也正因為這次經曆,山田井馬才對中國軍隊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原先他一直以為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是為了大東亞共榮圈能夠保持繁榮,是一件有利於中國發展的事情。
但是在聽完八路軍講述的日軍在中國領土上燒殺搶奪的一係列做法之後,山田井馬不禁產生懷疑,自己的國家所發動的這場戰爭是否正確,這也為他以後的所作所為奠定了思想基礎。

反觀日本方麵,在得知山田井馬被八路軍俘虜這個消息之後十分震驚,因為他們知道山田井馬是岡村寧次的侄子,所以要求八路軍釋放山田井馬,並表示可以交換俘虜,甚至可以用山田井馬一個人來換十名中國官兵。
經過協商,最終的結局是中國方麵將山田井馬交給了日本,而日本也信守承諾,不僅釋放了40多名中國八路軍官兵,還給了八路軍一大批武器彈藥。

山田井馬回到日本軍隊之後,按照道理來說是應該為自己被俘的行為剖腹謝罪的,但是由於他是岡村寧次的侄子,因此便沒有被追究,而是繼續留在日本軍隊。看到這可能有人會說,日本不是崇尚武士道精神,一旦自己做了有損於天皇威嚴的事情,那麽就會剖腹謝罪嗎?
其實所謂的武士道精神都是日本軍國主義強製基層人民群眾,以及普通日本士兵所做的畸形效忠行為,一些軍國主義官員或者是侵華日軍的高級將領,以及他們的親屬在犯錯之後,非但不會受到剖腹謝罪的要求,而且還會從輕發落。

總結:山田井馬回到日本之後,一改之前對八路軍的敵對態度,所以在之後的交戰當中,他始終不願意對八路軍開槍。不久之後,他便被送到了東南亞戰場參加戰鬥,最終死在了東南亞的戰場上。
從山田井馬的行為轉變也可以看出,八路軍對於俘虜的優待政策以及人道主義甚至受到了對手的尊敬,可能這也是我國會取得14年抗日戰爭勝利的一大要素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