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在得到德國先進的航空研究技術數據之前,美國陸軍航空兵就計劃發展4種不同性能的戰鬥機,第一種即為中程晝間戰鬥機,要求其同時能夠執行對地攻擊和轟炸機護航任務。這種飛機需求立即引起了北美公司的興趣,該公司設計小組緊接著就研製出了NA-134型戰鬥機,計劃用作美國海軍艦載噴氣式戰鬥機。
XP-59A是美國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
此時,像XP-59A型和XP-80型之類傳統平直翼飛機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北美公司又為美國陸軍航空兵提供了一種陸基戰鬥機,即NA-140型。1945年5月18日,北美公司簽訂了生產3架NA-140型戰鬥機的合同,美國陸軍航空兵將其命名為XP-86型。同時,美國海軍又要求生產100架NA-141型戰鬥機(海軍噴氣式飛機NA-134型的發展型),但後來減少到30架。1946年11月27日,美國海軍FJ-1型“憤怒”式戰鬥機進行首飛,隨後在第51海軍戰鬥機中隊服役,1949年退役。
美國海航的FJ-1式戰鬥機
就在XFJ-1原型機的建造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之際,XP-86型和FJ-1型飛機的設計工作也在同時進行。1945年6月,第1架XP-86型樣機出廠,隨即就得到了美國陸軍航空兵的批準。但美中不足的是,據北美公司技術推測,XP-86型飛機的最大海平麵飛行時速為924公裏(574英裏),無法達到美國陸軍航空兵的要求。幸運的是,美國此時得到了德國的高速飛行技術資料,尤其是後掠翼設計技術,北美公司還得到一副完整的Me-262型戰鬥機機翼。在進行了1000多次風洞實驗之後,最終證實後掠翼技術是解決XP-86型飛機性能問題的答案。
F86戰鬥機
1945年11月1日,在對XP-86型機身進行重新設計,並對所有的飛行翼麵均采用後掠結構之後,這種設計方案最終被美國陸軍航空兵接受,並於1946年2月28日獲得批準進行生產。1946年12月,美國陸軍航空兵簽訂了33架P-86A生產型的合同。1947年8月8日,首批2架原型機完成交付並進行了首飛,動力係統采用通用電力公司生產的J-47-GE-1型發動機。10天後,F-86A生產型飛機開始交付。
1948年斯大林封鎖西柏林造成美蘇關係緊張
當時,由於蘇聯封鎖柏林,引起東西方關係驟然緊張,這些飛機加緊進行各種試驗。1949年初,第一批F-86A型作戰型飛機交付第1戰鬥機大隊使用。然而,直到此時,F-86A型戰鬥機尚未正式命名。為此,第1戰鬥機大隊特意征集公眾意見,人們先後提出了78個可供參考的名字,最終隻有一個名字脫穎而出,1949年3月4日,北美公司生產的F-86型戰鬥機被正式命名為“佩刀”。
F86"佩刀”戰鬥機
1950年6月25日,朝鮮爆發了戰爭。隨著美英兩國航空母艦部署到朝鮮海域海軍戰鬥轟炸機的活動也日趨頻繁。在美國方麵,其對地攻擊任務大多由活塞式戰機執行,如沃特公司生產的F-4U“海盜”式、道格拉斯公司生產的AD“空襲者”式戰鬥機,以及後來加入的格魯曼公司生產的F-9F“美洲豹”式噴氣式戰鬥機。“美洲豹”式戰鬥機的發展可追溯到1946年,當時美國海軍和格魯曼公司簽訂了生產一種夜間戰鬥機原型機,命名為XF9F-1型,動力裝置采用威斯丁豪斯公司生產的4台J30-WE-20型噴氣發動機。不過,當年10月,航空局取消了XF9F-1型的發展計劃,而轉向研發XF9F-2型晝間戰鬥機,配置1台羅爾斯-羅伊斯“雁”式渦輪噴氣式發動機。最後,共生產了兩架原型機,第一架於1947年11月24日首飛;第二架命名為XF9F-3,1948年8月首飛,配置1台“艾利遜”J33A-8型發動機。
XF9F-2的原型機正在進行試飛任務
F9F-2型“美洲豹”式戰鬥機第一批生產型飛機47架,配置普拉特ⷦ 特尼公司的J42-P-6型渦輪噴氣式發動機。1949年5月,F9F-2型“美洲豹”式戰鬥機裝備第51海軍戰鬥機聯隊,取代了FJ-1型“憤怒”式。該型飛機首次從美國海軍“福吉穀”號戰艦上起飛作戰,對平壤附近的空軍基地和補給線進行攻擊。這次行動中,第51聯隊的飛行員擊落2架雅克-9型戰鬥機,這是美國海軍首次在朝鮮取得戰果。後來,麥克唐納德公司生產的F-2H型“幽靈”式戰鬥機也加入了“美洲豹”式的行列中來,F-2H型是由早期的FH-1型“鬼怪”式飛機發展而來的。FH-1型的研製始於1943年,該型飛機是第一架艦載噴氣式飛機,最初命名為XFD-1型,1945年1月25日進行首飛,配置威斯丁豪斯公司生產的J30型渦輪噴氣式發動機。
艦載試驗完成後,美國海軍訂購了100架生產型飛機,但後來削減為60架。1948年5月5日,第17-A戰鬥機中隊裝備了16架FH-1型戰鬥機,成為美國海軍第一支艦載噴氣式戰鬥機中隊,從美國海軍“塞班”號兩棲攻擊艦起飛執行任務。FH-1型戰鬥機在一線部隊一直服役到1950年7月,最後一支使用該型戰機的部隊是第122海軍陸戰隊戰鬥機中隊。FH-1型戰鬥機的後繼機型為“幽靈”式戰鬥轟炸機,其代號XF2D-1的原型機於1947年1月11日進行首飛,動力裝置采用1台威斯丁豪斯公司生產的J34型渦輪噴氣式發動機。1949年3月,首批生產型F2H-1型戰鬥機交付第177海軍戰鬥機中隊使用。
FH-1在航母上降落
1951年8月23日,F2H-2型“幽靈”式戰鬥機首次參戰,搭載在“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上的第172戰鬥機中隊的F2H-2型“幽靈”式戰鬥機對朝鮮西北部目標發動了攻擊。
二戰前期,英國海軍航空兵憑借各種老式武器英勇奮戰,但到了戰爭後期,其使用的航空母艦則和美國的不相上下,個中原因很簡單,這是因為英國大多數艦船是根據《租借法案》從美國借來的。早在1944年,美國海軍就開始招標生產艦載噴氣式戰鬥機,但在當時,英國海軍部並不看好噴氣式飛機。1945年,英國皇家海軍利用“吸血鬼”式和“流星”式戰鬥機進行幾次甲板著陸試驗,海軍將軍們認為噴氣式飛機在航空母艦降落時會因速度過高而影響安全。因此,在20世紀40年代英國海軍航空兵重新進行裝備時,其艦載機幾乎全部是活塞式戰鬥機,如超馬林公司的“海噴火”式、菲利公司的“螢火蟲”式和霍克公司的“海怒”式等等。因此,在朝鮮戰爭初期,英國皇家海軍“凱旋”號航母艦載機大隊裝備的“海噴火”式和“螢火蟲”式幾乎是清一色的活塞式戰鬥機。
“海噴火”戰鬥機
“螢火蟲”雙座戰鬥轟炸機
“海噴火”式戰鬥機的最初設計源自於1936年的“噴火”式原型機和皇家空軍“噴火”式Mk24型戰鬥機。“螢火蟲”式是在戰時開始研製的,於1940年設計成先進的雙座型艦載戰鬥機。1944年7月,FR-1型“螢火蟲”式戰鬥機首次參戰,空襲德國“提爾比茲”號戰列艦,1945年開始在英國太平洋艦隊服役。參加對朝作戰的“螢火蟲”式戰鬥機是Mk-IV型,在對地攻擊中屢建戰功。在朝鮮戰爭中,“凱旋”號是一搭載“海噴火”式和“螢火蟲”式兩種飛機的航空母艦,而其他航母艦載機大隊則裝備“螢火蟲”式和“海怒”式Mk-X型戰鬥機,進行輪番作戰。1945年2月21日,“海怒”式原型機進行首次試飛,等到參加太平洋戰爭之際已經太晚了。在朝鮮,這種飛機的優秀性能得到了驗證,它無疑是一款難以對付的強擊機。與此同時,英國皇家海軍“憤怒”式戰鬥機早在二戰末期就被淘汰了,被大量賣給伊拉克。如果追溯曆史的話,“海怒”和“憤怒”式飛機源於1942年空軍部所出台的一項需求報告,可以說是“師出同門”。
前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超22萬億 同比增20.1%|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局|投資
7月中央財政收入增長8.8% 地方同比增長13.5%|中央財政|同比增長|收入增長
正視小產權房問題 運動式清理非良方|小產權房|問題|土地製度
統計局解碼三季度:三大驅動力造就三穩局麵|盛來運|經濟|統計局
9月PMI初值創新高 專家料全年GDP增7.8%|PMI|GDP|初值
1至10月份全國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13.7%|國家統計局|工業企業|利潤